面部超寬黑痣的一次性切除修復——減少分次切除的全麻和風險憂慮
面部是黑色痣或其他體表腫物(血管瘤、疣狀痣、疤痕等)的好發(fā)部位。位于眼瞼、口鼻部位的黑痣切除后很可能因為皮膚缺損,縫合張力較大,而不可避免的因牽拉引起器官變形和移位,極難完全恢復,尤其是黑痣寬度較大,十分靠近眼瞼、鼻翼或口角時。
在整形外科,對于較寬或超寬(面部寬2.0cm以上,但又尚不夠皮膚擴張術治療標準)的黑痣常規(guī)采用分次手術切除。對于幼兒患者,分次切除意味著:
1.多次全身麻醉;
2.每次均存在切口護理和愈合問題,感染風險每次存在;
3.每次手術需間隔3~6個月或更長,治療周期較長;
4.黑痣在手術周期內仍部分存在,影響患兒心理;
5.全部切除后,也不能保證器官毫無變形或牽拉;
6.最終瘢痕長度和細度是否優(yōu)于精心設計的一次性切除,尚無定論;
7.多次手術總費用較高昂。
本團隊經多年實踐,優(yōu)化了皮膚剝離范圍、切口縫合方向的確認和瘢痕總長的控制等手術要點,總結和發(fā)表了超大皮膚剝離范圍減張、PEPSI皮瓣技術、口角眼角重定位等技術改進,部分解決了超寬黑痣和其他面部皮損的一次性切除和修復問題。經過多例、長期的隨訪,器官變形和瘢痕輕微或隱蔽,基本克服了分次切除的劣勢。
這些黑痣,按以往觀點都是幾乎被認為是無法一次性切除或勉強切除,外觀一定十分糟糕的。當然,更大更寬的面部黑痣是必須采用皮膚擴張術才能達到最佳效果。
占面部1/3寬黑痣,緊貼口角,一次性切除后約10個月??诮潜且韼谉o變形。僅局部瘢痕不平整,可激光修復
左下瞼黑痣,累及瞼緣寬度約2/3,一次性切除后約1年。眼瞼外形良好,瘢痕輕微。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